夏天天氣熱,許多人為了消暑,愛跑到海邊玩衝浪,往往初學者無法掌握技巧,腰部和腹部持續出力,經過長時間練習,結果竟然造成血液循環不良,引發缺血性脊髓損傷,也就是俗稱的脊髓中風,接著麻痺,造成下肢癱瘓。
台灣每年估計約有200人左右會罹患脊椎中風
脊髓就是俗稱的「龍骨」,為什麼脊髓會中風呢?義大醫院院長、神經重建權威杜元坤表示,根據國際醫學研究統計指出,脊髓中風的病人約佔心血管疾病病人的0.5~0.8%,所以台灣每年估計約有200人左右會罹患脊椎中風。
脊髓中風數小時內四肢癱瘓,嚴重者呼吸困難需立即插管
脊髓中風就是供應脊髓血液循環的血管阻塞,因此造成脊髓缺血性壞死病變。快則幾分鐘,慢則數小時內出現突發性雙腳或四肢癱瘓,伴隨感覺喪失、大小便失禁,嚴重者呼吸困難,甚至需要立即插管。
脊髓中風的發生原因:血管動脈硬化、主動脈疾病、外力壓迫等
脊髓中風的發生原因包括:血管動脈硬化、主動脈疾病、動脈剝離、全身性敗血症感染,當然也有患者是因為受到外力壓迫,傷及頸椎血管,導致脊髓中風,例如前述衝浪的初學者,或是不當施力的頸部按摩,造成脊髓中風,導致癱瘓的後遺症。
脊髓中風患者過去無法有效治療,因為脊髓神經再生能力有限
發生脊髓中風,傳統治療是不開刀,只靠復健治療,或者是利用神經減壓手術,但是成功率僅不到1成。這是因為本來神經組織的自我再生能力就非常有限,在周邊神經組織如此,在中樞神經,也就是脊髓神經,更是如此。脊髓中風的病人過去是無法有效治療的,病人將會因此而終身癱瘓,造成病人、家庭很大的打擊,也造成國家、社會很大的負擔。
神經重建手術,讓病人能再站起來的機會提升至7成
為了讓患者有機會重新再站起來,自6年前開始,杜元坤醫師率領的「杜氏神經重建團隊」,透過神經重建的手術,讓病人能再站起來的機會提升至7成!此技術主要是透過脊髓神經繞道手術,繞過脊髓神經受損的區域,克服神經疤痕組織形成的物理性障礙,以及抑制神經再生的細胞因子形成的化學性障礙,使得脊髓神經得以沿著重建的途徑,順利再生,和遠端的神經組織形成功能性的突觸,將神經訊號傳遞下來,達到功能性的恢復。
1名葉先生罹患腹主動脈剝離,在手術後,發現肚臍以下完全沒知覺,去年11月經過杜元坤院長動完手術後,目前已經可以穿鐵鞋開始練習走路,逐漸恢復肚臍以下的知覺,明顯進步很多。
「杜式神經繞道手術」,除了應用在脊髓中風的治療,臨床也成功運用於成人臂神經叢受損、小兒肩難產、腦中風,以及脊椎外傷造成四肢癱瘓的病人,相關研究發表論文陸續刊登在頂尖的國際期刊上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