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冬天許多人喜歡窩在家不動,開業復健科診所運動傷害防護員暨運動技術指導教練黃健哲指出,冬天肌肉缺乏運動、沒有收縮,血液回流會較差,進而使代謝力下降,人更容易發胖,建議多做能鍛鍊下肢肌力的體操。因為下肢肌群佔了全身70%比重,運動下肢肌群時也常可同時鍛鍊位於腰腹部的核心肌群,可有效增加身體肌肉質量,再搭配手部和上半身動作,可讓全身體態發展更均勻。黃健哲教練因此設計4招鍛鍊下肢肌力體操。
報導╱林明佳 攝影╱葉仁傑
【4體操】
黃健哲教練設計以下4招,每招做2~3組,建議一周可做3~5天,能有效鍛鍊下肢肌力。
1.深蹲舉起球
功效:鍛鍊下半身肌群,兼訓練核心肌群和手臂。
提醒
深蹲時注意背部呈直線、勿拱背,做時腹部持續出力收縮。
2.弓箭步擺手
功效:鍛鍊下肢與手臂,做快一點可訓練心肺功能。

站姿、以略為彈跳方式讓左腳往前跨一大步,呈前弓後箭姿勢,同時右手也順勢往上擺動、左手則往下擺動。

接著以彈跳方式換腳,變成右腳往前跨一大步,同時左手也順勢往上擺動、右手則往下擺動,重複步驟1~2、持續做20~30秒算1組。
3.雙腿開下蹲
功效:訓練下肢肌力和上半身。

站姿、雙手自然垂放兩旁。

接著將雙腳盡量打開、腳掌朝外呈45度,同時臀部往後坐,上半身往前傾但背部打直,兩手則出力像要環抱住物品,接著收回腳、上半身挺直回到步驟1,重複做20~30秒算1組。
提醒
注意膝蓋要跟腳尖呈一直線,且膝蓋勿過於傾斜,以免造成膝蓋負荷。
4.平板式抬腳
功效:鍛鍊上肢、下肢的肌力,以及核心肌群。
提醒
做時注意腹部出力、避免腰部往下掉,眼睛保持看地面、避免頸部出力,手腕受傷者不宜做。

【專家說】
代謝能力除了跟生活習慣有關,例如常久坐不動,自然代謝能力會下降,另年齡也是一大因素,通常30歲後代謝能力會下降,體重會跟著增加,因此維持運動、鍛鍊下肢肌力,對於30歲後格外重要。
模特兒╱蔡妤函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