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每日健康
大腸癌是什麼?息肉切除就安全?

dooftw-hotbillboard-940exf4x0535x0220_m.jpg
dooftw-imagebillboard-a444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imagebillboard-c2e9xf4x0938x0330-m.jpg
行李箱28+24吋 ABS材質 花花系列【Gate 9】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 行李箱28+24+20吋 ABS材質 晶鑽系列【Bear Box】

大腸癌是由大腸粘膜病變或是基因突變開始演化,一開始會產生比較小的息肉,再惡化成分化較差的息肉,也就是原位癌,原位癌不具侵犯性,但未經妥善治療,則有機會變成侵略性的癌症,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東晟主任表示若能在息肉尚未惡化時切除,則不會進展為大腸癌,一般小的息肉,不會有阻塞、出血的症狀,讓人難以覺察,也因此忽略了大腸癌的警示,醫師建議定期進行大腸鏡、糞便潛血檢查篩檢才有利及早發現治療。

 

張東晟指出,大腸癌依發生位置差異,分為左邊和右邊。右邊因爲離肛門口遠,有症狀時也相對會較慢,即便有出血等症狀,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排出後,其實看不出有血便問題,如果是左邊像是直腸或是乙狀結腸下段區域,因為離肛門口近,有症狀時就會較快發現。醫師呼籲若有大腸癌相關家族史,建議30歲開始定期做篩檢。

 

大腸癌常見症狀?篩檢怎麼做才對?

 

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曾立銘主任表示,一般民眾要及早警覺癌症徵兆。如果某一種症狀反覆持續,或偶然發生兩三天,大部分不會是大腸癌。因為癌症會越來越惡化。有任何擔心疑慮,應以醫師專業評估為主。曾立銘說明,大腸癌在常見症狀出現大多已偏晚期,特別是排便習慣異常,當腫瘤在靠近直腸、肛門區域,會有解便解不乾淨,或解便後持續想上廁所,這是因為消化道無法辨識是腫瘤還是糞便,才會一直發出排便訊號。因此,即使是常見便秘問題,確實也可能是腫瘤引起,與其妄自猜測還是就醫檢查為上。

 

大腸癌早期發生率增加,表示國人對於癌症篩檢的意識有所提升。曾立銘表示,大腸癌相關篩檢建議從50歲開始定期檢查,有危險因子或有症狀疑慮,可以提早開始。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的國人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反應篩檢,醫師建議,一年檢查一次更好。有意願接受大腸鏡的民眾,可省略糞便潛血反應篩檢的階段,採取更直接的內視鏡檢查,或有助及早發現息肉與其他問題。

本文刊登於《每日健康》,由《每日健康》授權刊登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每日健康:http://healthylives.tw

延伸閱讀>>>

未40歲勃起障礙增3倍 男性當心併發心血管疾病 https://reurl.cc/q86Eyn

血癌有得治?認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4警訊:疲倦、發燒、出血、骨頭疼痛 https://reurl.cc/n0AKk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999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