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門5分鐘,出汗2小時
炎熱的三伏天才剛剛開始
就有一種要融化掉的感覺
酷熱悶濕的天氣里,人們自然想靠寒涼食物來消暑散熱,綠豆湯、冰西瓜成為了很多人的不二選擇。
你可能不知道,一味“貪涼”會導致寒氣入體,累積新疾。其實,三伏天也要適當吃點“熱”,保持體內寒熱平衡。
專家,教你伏天如何吃點“熱”。
果蔬:葡萄、韭菜
中醫養生講究“不時不食”,夏季正值葡萄、龍眼、荔枝上市的季節,適當食用這些溫熱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腸胃功能,促進人體基礎代謝。
蔬菜中,南瓜性溫健脾,可加強腸胃蠕動;韭菜補腎溫陽,可增進食慾。
食用時應注意控制食量,陽虛體質、脾胃虛寒的人可多食用;但體質濕熱、陰虛內熱、患有急性結膜炎的人應慎食。
肉類:牛羊肉
夏天吹空調、喝冷飲容易使體內寒氣過重。
食用羊肉、牛肉等熱性肉類可以溫陽散寒,補中益氣,尤其適合夏季手腳冰涼、氣血不足的人食用。
古語有言“伏羊一碗湯,不用開藥方”,足以見羊肉在伏天的效用。但是食用熱性肉類時要注重葷素搭配,溫涼互補。
如吃涮羊肉火鍋時,要多吃些白菜、冬瓜、青菜,以平衡溫涼寒熱。有牙痛、上火、發燒感染癥狀和體質偏熱的人,應忌食熱性肉類。
熱食:湯麵、熱粥
三伏高溫悶熱,許多人都會出現食欲不振、體乏無力等“苦夏”的癥狀。
古語有“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的說法,這時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麵食,出一身汗,能夠帶走體內的大量熱氣,解暑降溫,開胃理氣。
可多以熱湯麵、熱粥等熱食作為主食,緩解吃過多冷食給身體帶來的不適。茶飲中紅茶性溫,很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。
調料:生薑、辣椒
盛夏適當吃點辣也有助散熱,早在唐朝孫思邈的“千金要方”里就提到,“辛主發散”,即辣味食物有助於將體內的熱氣消散。
現代的科學研究也表明,辣味食物能讓人體各部位血管擴張,如此一來身體就會散熱。對於濕氣重的地區來說,夏天吃辣還能給身體“除濕”。
在烹制菜品時,適當加入蔥、蒜、辣椒等溫性香辛料,不僅能增香提味,還可以殺菌解毒,調理腸胃。
1
辣椒
其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質辣椒素,能促進消化液分泌,可開胃、消食,還有助降低血壓、保護心臟,並且能加速癌細胞死亡,而不會損害健康的細胞。
夏天可以常吃新鮮的辣椒,其中富含維生素C,有助增強免疫力。辣椒最好不要油炸,否則其保健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2
姜
俗語說“冬吃蘿蔔夏吃薑”,生薑味辛性溫,散寒解表,適合體質偏寒的人食用。
炒菜時加點生薑,可溫胃祛寒;與大棗、紅糖等搭配可代茶飲,暖身補血,緩解女性經期疼痛;吃海鮮時可佐食薑汁蘸料,能夠殺菌驅寒。
3
大蒜
大蒜素能促進人體對維生素B1的吸收,具有殺菌、降血脂、抗癌等功能。
大蒜素遇熱也會失效,因此盡量生吃大蒜,並且最好搗碎成泥放10~15分鐘後再吃,這樣更有利於大蒜素的生成。
4
洋蔥
洋蔥的辣味成分是有機硫化物,研究表明,有機硫化物具有抗菌、抗癌、抗炎症的作用,同時可清除體內自由基,具有抗氧化功效。
洋蔥切開後在空氣中放置過久,或者高溫加熱等烹調方式,都會使有機硫化物含量減少。因此,洋蔥最好的吃法是生食或短時間清炒。
5
芥末
芥末中黑芥子素和白芥子素水解後會生成揮發性的辣味物質———異硫氰酸烯丙酯,這種活性物質有助防癌。
芥末對鼻子具有強烈的刺激性,最好不要單獨吃,可放入餃子醋或醬油里食用。
阿波羅網責任編輯:李冬琪 來源: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本文網址:http://tw.aboluowang.com/2017/0718/963806.html
留言列表